我們的古代文人其實更加注重的是人與人關系和社會的和諧,他們從來不從事物的外部去談和諧,更多的是從人和政治、人和物質、人和自然、人和社會的關系中最尋和諧,和諧是他們追求的理想社會,同時也是他們這些文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。那么古代文人的字是什么意思?有哪些古代文人趣事有什么?下面一起來看一看百科知識網的介紹吧!
本文目錄
字是表示德行的,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。
《禮記·曲禮》上說:男子二十冠而字,女子十五笄而字,就是說不管男女,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,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,供他人稱呼。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。
1、袒腹東床:指的是大官郗鑒到王導丞相家中挑女婿。見所有人中只有王羲之毫不在意,躺在地床上衣衫不整進食,覺得王羲之灑脫自然有氣度,決定把女兒嫁給他。
2、朱元璋與柿樹:據《燕京時餐記》載,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貧,經常挨餓以柿子充饑。成為皇帝后銘記柿樹功勞,植樹造林,下令百姓種柿、桃、棗。安徽等地廣種柿樹。
3、董奉與杏林:三國時東吳名醫董奉醫術高明,樂善好施。董奉隱居廬山期間,為貧苦百姓看病,不取分文,百姓以種杏樹作為報答,重病者栽五株,輕病者栽一株。董奉就用杏樹換谷米救濟貧民,人們稱這片杏林為董仙杏林,后人便以譽滿杏林稱頌醫家。
4、思鄉植柳: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,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,植于拉薩大朝寺周圍,以表達對柳樹成陰的故鄉的思念。這些樹后來被稱為唐柳或公主柳,現在已成為藏漢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。
5、吳邦殿借茶:指的是明朝萬歷年間,善于制謎猜謎的文人吳邦殿,以仆人頭戴草帽,腳踩木屐作為啞謎,從鄰居得到一包茶葉的故事。仆人相當于人字,頭戴草帽是草字頂,合成便是一個茶字。
1、焚香:焚香是指人們將動物和植物中獲取得天然香料進行加工,使其成為各種不同的香型,并在不同的場合焚熏,以獲得嗅覺上的美好享受。
2、煮茶:茶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自茶被發現及飲用以來,都被歷代文人雅士所追捧。三五好友,聚于高山流水之間,品茗談志,盡顯中國文人之風。
3、插花:中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。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,并在宮廷中流行,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。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,并且受到文人的喜愛。
4、掛畫:焚香重嗅覺之美,品茶重味覺之美,插花重觸覺之美,而掛畫則中視覺之美,四藝合一展現宋代文人雅士風雅,韻味的生活美學。“掛畫”最早掛于茶會座位旁,內容是關于茶的知識,演變至宋代,掛畫改以詩、詞、字、畫的卷軸為主,當時文人雅士講究掛畫的內容和展示的形式,作為平時家居鑒賞或雅集活動共賞的重要活動。
古代文人手拿一把扇子的原因:因為折扇,收則折疊,用則撒開,故又稱“撒扇”,它攜帶方便,出入懷袖,扇面書畫、扇骨雕琢,是文人雅士的寵物,所以又有“懷袖雅物”的別號。折扇,初名腰扇,濫觴于漢末,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。晉代,腰扇又稱為疊扇,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用具。南北朝時期,南方士流出門常持此物以納涼遮陰。清代是我國折扇大發展的時期,扇子在文人官員間的使用更加頻繁。扇子不僅是用以生風涼的工具,也不僅是一種藝術品,它已成為一種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,成為他們社會角色的道具。
小提琴跟鋼琴哪個好學?怎樣挑選小提琴
現在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越來越重視,不但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,而且還想多發掘孩子的藝術潛力,發展喜歡的興趣,提高綜合素質,培養成全能型人才。在選擇音樂課程這方面,如果您糾結小(4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啟明星是北極星嗎?啟明星每天都能看到嗎
啟明星又名金星,星體本身不發光,圍繞太陽公轉時,位置經常變動。有時會在日出之前升起,看起來十分明亮。如果您想知道啟明星是北極星嗎?啟明星是恒星還是行星?那就請打開下面的文章(16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08端午節的古詩詞有哪些短的?古詩詞鑒賞方法與技巧
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。詩歌意境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、觸景生情、情景交融。下面為您分享的是古詩詞鑒賞方法與技巧有哪些?端午節即將到來,我們(2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06高考前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對待?高考前心理疏導方法
勤奮認真學習數十載,馬上就要備戰高考了,在學海書山中踏實走好每一步,勇往直前地朝著夢想努力。相信這樣的你,必然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,一躍成為那最令人欣喜的黑馬。以下為您分享(5)人閱讀時間:2023-04-26